《小欢喜》刘静:你看到的从容淡定,背后其实是孤独无助

发布时间:2020-09-10 22:17:43阅读时间:4486
本文导读:01《小欢喜》当中我最喜欢的角色是季杨杨的妈妈刘静。她温文尔雅,遇到事情总是从容淡定。也是3个妈妈当中最拎得清的人。从来不把自己的期待强加在儿子身上。当听到儿子对于高考的想法,儿子说:“如

  01

  《小欢喜》当中我最喜欢的角色是季杨杨的妈妈刘静。她温文尔雅,遇到事情总是从容淡定。也是3个妈妈当中最拎得清的人。从来不把自己的期待强加在儿子身上。

  当听到儿子对于高考的想法,儿子说:“如果考砸了,就去舅舅那里打工。”听到这里,她还是非常冷静地说:“我知道你喜欢的赛车可以给你带来快乐,爸爸妈妈也希望你快乐。”但是现在无论去哪里,都是需要学历做支撑的,你看舅舅那里的工程师或者其他岗位都是有一定的专业要求的。

  在外人看来,这是一个完美妈妈,作为她的家人一定很幸福。但是在与英子的谈话中,她也透露出她自己的无奈,她说自己也做不到儿子希望的那种妈妈。

  在刘静看来,一切都是以家庭为重,以孩子的高考为重,就算自己生病了,也不告诉自己的家人。自己单独去医院做手续。所有的事情都自己扛,因为她怕麻烦到别人,怕别人担心。她觉得自己应该这样做才能让家人没有负担。这样以委屈自己的方式成全他人。

  当什么都自己扛的时候,其实活得非常累,也许表面上看来是几乎完美的人。但内心其实也有很多委屈和无奈。不敢表达自己需求的人其实都活得很不自在。

  02

  最近迷上的一部韩剧《世界上最漂亮的我的女儿》,讲的是一个女人失去丈夫后独自带大3个女儿的故事。其中二女儿不是亲生的,是她的婶婶把她遗弃在家门口的。这个婶婶为了帮助家里还债,抛弃自己的女儿,嫁入豪门。即使知道女儿在哪里,但是30多年都没有来找过她,因为害怕家里发现,直到女儿进入那个豪门家庭的公司,在公司里与她的母亲相见。

  剧中的情节很感人,最后当那个遗弃女儿的妈妈终于明白,自己就是为了他人麻木地活着,为了做一个乖巧的女儿,为家庭还债,从来没有过属于自己的人生。

  这个剧其实是很多现实女性的缩影。都说职场女性自己带娃和上班是不可能的事情。但是当出现要照顾小孩的时候,一般都是要由女性放弃自己的职业,回家照顾孩子。

  但是突然从职场返回到家庭,其实要面临着巨大的心理落差和压力。不仅仅是体力劳动增加,还要面临无价值感和他人的一些批判的眼光。

  曾经看过孟非主持的一个为群众解答困惑的节目。节目中这对夫妻女方一直坚持不肯生孩子。需要男方学习育儿知识,有一定的经济基础,还要心理各方面的准备。男方也按照妻子的要求去买育儿书,积极学习育儿知识。夫妻两个人已经30多岁了。双方父母也一直在催。但是女方一直都没有动摇,她觉得生孩子是一个重大的决定,需要一切都准备好了才能要。男方的心智各方面还不是很成熟。她不认为只是她一个人的责任。她也明确地说出她的要求。

  敢于说出自己的需求,面对他人的要求也有自己的原则,才会让自己活得更加轻松。

  03

  为什么我们大多数的人都感觉到莫名的心累。我们陷入了很多应该思维的陷阱当中。

心理学家霍尼的理论提到:

  人们会陷入应该思维,是因为我们不断在外在世界中寻找别人喜欢的“自我”标准。来妄图根据这个标准创造一个理想的自我。

  应该思维成了我们对自己情感的限制,并最终取代了我们真实的情感表达,也造成了思维上的非黑即白。

  比如被领导批评了,就觉得自己的能力不如他人;

  当遇到一个乞丐来乞讨的时候,你没有给钱,就会觉得自己是不是不善良

  当别人请求你帮她做事的时候,你无法拒绝,不然会觉得自己不够友善。

  看起来是处处为他人着想,实际上没有自己的原则底线。一次次让他人越过界限,最终失去了自我,

  心理学上有一个叫心理边界的概念。

  心理边界是指人在成长的过程中逐渐形成的与外界分开的一种界限。当我们在婴儿的时候,我们是没有我的概念的,一切都是依靠妈妈的给予。当逐渐成长并且在与人的互动当中,我们知道什么事情是自己可以做的,什么事情需要他人的帮忙。

  心理边界模糊的人会无法拒绝他人,也会让他人随意地对待自己。显得没有原则和底线。

  如何重建自己的心理边界呢?

  1.看破攻击

  对于外界的攻击的招数有很多,大多数都是打击对方的自我价值感,引发对方的罪恶感,进行让人失去安全感。

  比如一位新员工在面试的时候觉得部门主管很亲切。等到入职之后,部门主管经常让她做工作范围之外的事情,还要每天都加班,如果拒绝的话就以过不了试用期来威胁。面对这样的领导要看到他人其实是一种攻击,先不对这种权威进行屈服,而是要先让自己处理好焦虑,冷静下来。才会有应对的方法。

  2.区分伤害

  我们需要了解的是,当他人做的事情已经让你非常不舒服,这时候还是一味的退让或者选择不去看见,这个都对自己产生伤害。

  我们身体的反应有时候是很准确的,如果他人的攻击已经让你觉得疲惫不堪,那这时候停下来,明确自己的界限,明白什么是自己能做的和自己可以承担的。

  当我们很想去帮助他人,给予痛苦中的朋友帮助,让她走出伤悲,但有时候往往领悟都是要靠自己的。需要时间,最终还是要明白自己也有无能为力的因素。

  3.重建边界。

  如何重建边界,让自己不再活得那么疲惫,当我们遇到那些侵犯我们边界的人和事情的时候,应该怎么做呢?

  比如大多数人都会遇到的催婚的问题。首先我们要肯定对方的动机是正确的,我知道你担心我,我的年纪也挺大了,怕会因为这个让自己失去很多机会;之后说明现状,但我现在真的生活得很好,在外面大城市其实跟家里不同,30岁以上还没结婚的人也很多。我有自己的规划,我也有在寻找,但这需要缘分;你以后可以不要让亲戚们再打电话给我了,我有利用周末时间出去社交,多交一些朋友。

  谈话的顺序遵循着肯定对方的动机——说明自己的现状——替代的方案。

  重建自己的边界是我们需要去努力的一个方向,不是一时半会就可以解决的。是一个漫长的过程。毕竟有些已经习惯了不敢说出自己的需求,活得没有自我。当我们敢于去维护自己的边界,我们也就离真实的自我更近了一步,也真正让自己有释然的快乐。

标签:小欢喜